当代热讯2024年10月13日发布:【古典诗歌鉴赏】第十讲 思乡诗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3日 | 来源:当代热讯

⭐作者:莎拉·拉莫斯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351 评论:1人

【老澳门开奖结果2024开奖记录】

【澳门资料大全正版2024一肖一码100准确澳】

【2023年澳门天天开彩免费记录】 【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 【2023新澳门资料大全】 【最准一肖一吗100%澳门】 【奥门六开奖号码2024年开奖结果查询】 【新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近15期查询】 【2024年新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查询】 【新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2024年】
【澳门2024年正版资料大全】 【2024新奥历史开奖记录cmv】 【香港494949开奖现场】 【2024年新澳门今晚开什么】 【澳门最快四肖期期准免费精准】 【新澳历史查询结果】 【2024特马最新开奖结果】 【2024澳门开奖记录历史查询表】

内容提要思乡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本文将探讨古典思乡诗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表现手法以及鉴赏技巧。古典思乡诗的特点常常体现在对故乡的深情描绘和对离乡之苦的细腻表达上。诗人通过对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亲友情谊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们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思乡诗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主题,它们可以分为羁旅思乡、归乡抒情等;按照表现形式,又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等。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思乡诗。思乡诗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许多关于思乡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思乡诗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演变,从古代的离愁别绪到现代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故乡的情感。

古典思乡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借景抒情、比喻、拟人、夸张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比喻的运用,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鉴赏古典思乡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历史文化语境,这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其次,要关注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这些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最后,要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诗歌中的情感相结合,产生共鸣。

总之,古典思乡诗以其深情的表达、丰富的分类、悠久的历史、多样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鉴赏技巧,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思乡之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思乡诗的世界,感受那份永恒的故乡情怀。

乡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以抒发对故乡、亲人和故园的思念之情为主要内容,真切地表达了游子们漂泊在外的离愁别绪。古典思乡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乡被视为人们的根和精神寄托,离开家乡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因此,思乡之情成为了许多诗人创作的主题。在《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思乡的篇章,如《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这些早期的思乡诗,通过对家乡自然风光、亲友情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在唐宋时期,思乡诗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的诗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细腻的情感,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乡佳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

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好像。

举头:抬头。

年轻时候的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此诗通过明月这一常见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是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本草纲目》吴茱萸【集解】苏颂引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人至此日,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尔。”由此可见,王维诗中的茱萸,当是指吴茱萸。

朴素无华的句子却道尽了游子的思乡之苦。此诗是王维17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这是一首思乡诗,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诗人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更甚。而后诗笔一跃,转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

思乡诗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怀念,还包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年)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1324年)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致远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全曲仅5句28字,语言极为凝练却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出了秋日黄昏的凄凉景象,将游子的孤独与愁苦展现得淋漓尽致。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古典思乡诗大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等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此外,古典思乡诗还常常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诗不仅反映了游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也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乡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古典思乡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以深情的笔触、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这些诗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愁。本文将探讨古典思乡诗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表现手法以及鉴赏技巧。

第一节 思乡诗的特点

一、思乡诗的特点

思乡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体裁之一,“人情重故土,飞鸟思故乡”(欧阳修送惠勤归余杭》),而诗人们对于生育、养育了自己的故乡,更是倾注了自己太多的爱,太多的感触。当作者们在官场失意时,在颠沛流离,贫困潦倒时,在年老体弱时,往往会涌现落叶归根,游子思归的思绪,情不自禁地用手中的笔来描述这份绵长、醇厚、笃深的精神感悟。思乡,实际是思念家、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归乡和与家人团聚。古典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思乡情结的产生不光是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它也是人伦关系的一种体现。思乡诗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或因在外做官,或被贬赴任途中,或因游学赶考,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或因征战在外等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不便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称之为羁旅思乡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阴雨》、杜荀鹤的《江岸秋思》、王士祯的《江上》等。

思乡诗也称羁旅行役诗、怀人诗。羁旅思乡类诗词中常含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晏几道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词中的“声声只道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该诗的钥匙。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漂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久戍边关、宦游不归之人的思念、离愁、哀怨,战乱频仍厌恶战争,渴望归乡。

二、思乡诗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

1. 《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思乡诗的肇始和奠基,其直白的语言处处体现了朴素的思乡之情。《诗经》中表达思乡内容的诗歌有12篇,其主要内容一是表达出嫁的女子离开家乡后对亲人、家乡的眷恋。如《国风•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译文】

葛草长得长又长,遍布山谷都是它的身影,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在天空中上下翻飞,栖息在灌木上,鸣叫声婉转又清丽。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是它的身影,藤叶茂密又繁盛。我们割下藤蔓来蒸煮,再用来织麻布,织细布啊织粗布,做好的衣裳穿在身上,从来不厌弃。

虚心请教我的老师,说我心想回娘家。洗干净我的内衣裳,再洗干净我的外衣裳。分清楚哪些需要洗,哪些不需要洗,然后回娘家去看望父母。

【注释】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

覃(tán):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施(yì):蔓延。

中谷:山谷中。

维:发语助词,无义。

萋萋:茂盛貌。

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于:作语助,无义。于飞,即飞。

集:栖止。

喈喈(jiē):鸟鸣声。

莫莫:茂盛貌。

刈(yì):斩,割。

濩(huò):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絺(chī):细的葛纤维织的布。

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服:穿衣。

斁(yì):厌。

言:一说第一人称,一说作语助词。

师氏:指抚育古代贵族女子并教授其女德者。

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薄:语助词。

污(wū):洗去污垢。私:贴身内衣。

浣(huàn):浣,洗。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

害(hé):通“曷”,盍,何,疑问词。否:不。

归宁: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

此诗表达了一位女子迫切期待回娘家探望父母、与家人团聚的心情。《毛诗序》定此诗为赞美“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的美德,其出嫁可以“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而今人余冠英等则以为,这是抒写一贵族女子准备归宁(回娘家)之情的诗。二者对主旨的判断相去甚远,但在诗意上又均可圆通。究竟取“出嫁”说好呢,还是“回娘家”说好,也实在无法与诗人对证,只能留下一个悬案。

又如《诗经》里的《国风•邯风•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

泉水汨汨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怀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在想。同来姬姓好姐妹,且与她们来商量。

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女子出嫁到别国,远离父母和兄弟。临行问候我姑母,还有众位好姊妹。

如能回乡宿在干,饯行之地就在言。车轴上油插紧键,直奔故乡跑得欢。疾驰速奔回到卫,不会招来甚后患?

我是思绪在肥泉,声声叹息永不休。再想须城与漕邑,我的忧伤无尽头。驾着马车去出游,借此排解我忧愁。

【注释】

泉水:卫国水名,即末章所说的“肥泉”。

毖(bì):“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貌。

淇:淇水,卫国河名。

有怀:因怀念。有,以,因。

靡:无。

娈(luán):美好的样子。诸姬:指卫国的同姓之女,卫君姓姬。

聊:一说愿,一说姑且。

泲(jǐ):卫国地名。或以为即济水。

饯:以酒送行。祢(nǐ):卫国地名。

行:指女子出嫁。

姑:父亲的姊妹称“姑”。

干:卫国地名。

言:卫国地名。

载:发语词。脂:涂车轴的油脂。舝(xiá):同“辖”,车轴两头的金属键。此处脂、舝皆作动词。

还车:回转车。迈:远行。

遄(chuán):疾速。臻:至。

瑕:通“胡”、“何”;一说远也。

肥泉、须、漕:皆卫国的城邑。肥泉一说同出异归之泉。

兹:通“滋”,增加。

须、漕:均为卫国地名。

悠悠:忧愁深长。

写(xiè):通“泻”,除也。与“卸”音、义同。

此诗说一女子出嫁到别国,没有一天不惦记着亲人。而且,这种感情从思念亲人进一步深化为思念故乡。有家不能回的忧愁,丝毫都不亚于无家可归的悲哀。在人遭受痛苦磨难的时候,家园家乡常常取代神明而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支柱和依靠,成为人们在痛苦磨难中坚持下去、与之抗争的 力量源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是可贵的。清人陈继揆对此诗以幻写真,通过虚无缥缈的描写衬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的艺术手法赞赏备至。

再如《诗经》里的《国风•卫风•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

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

【注释】

籊(tì)籊:长而尖削貌。

尔思:想念你。尔,你。

致:到。

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行:远嫁。

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傩(nuó):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滺(yōu):河水荡漾之状。

楫(jí):船桨。桧、松:木名。桧(guì),柏叶松身。

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

此诗写的是一位远嫁女子思念亲人而不得归。诗四章,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全诗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来写,可分两大部分,前后各两章,分别成一层意思。开头两章,是远嫁姑娘的回忆,都是关于婚前家乡与亲人的事。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所以,驾船游赏故乡的想象,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

二是表达出征战士厌战思归的思乡诗。频繁的战争迫使百姓从军服役,面对亲人离散之苦和军旅生活的艰辛,征夫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思乡情怀。如《诗经》里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便是典型的一篇描写征夫的思乡和厌战情绪: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

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汉书

匈奴传》记载: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词,无实意。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猃(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即北狄(秦汉时的匈奴),亦作“䞤狁”、“玁狁”、“荤允”、“荤粥”、“獯(熏)鬻”、“薰育”、“严允”等。

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

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聘(pìn):问候的音信。

刚:坚硬。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无。

盬(gǔ):止息,了结。

启处:休整,休息。

孔:甚,很。

疚:病,苦痛。

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

常:常棣(棠棣),植物名。

路: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

君子:指将帅。

小人:指士兵。

戎(róng):车,兵车。

牡(mǔ):雄马。

业业:高大的样子。

定居:犹言安居。

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腓(féi):庇护,掩护。

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棘(jí):急。孔棘,很紧急。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往:当初从军。

诗中反复借“采薇采薇”起兴,诉说战士们的艰苦战地生活。所以作者开篇便疾呼“曰归曰归”,整篇都贯穿着“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的忧伤和强烈的思乡情绪。诗末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今昔对照,把悲凄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

综观全诗,《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此外,《诗经》里还有客旅他乡的思乡诗,如《国风•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个芦苇筏就能航行。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晨就能到达。

【注释】

河:黄河。

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跂(qǐ):古通“企”,踮起脚尖。予:而。一说我。

曾:乃,竟。刀:通“舠(dāo)”,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崇朝(zhāo):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此诗速写了一位客旅在卫的宋人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这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此诗善用设问与夸张。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此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诗人不但运用设问与夸张的语言加以渲染,而且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歌唱。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这首诗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好像现在的顺口溜民歌一样,通俗易懂。但它有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宋国既然“近而易达”,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这当然有其客观环境的阻力存在,不过这是诗人难言之隐,诗中没有明说罢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是会引人产生各种猜想和回味的。

再如《国风•桧风•匪风》: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译文】

那大风呼啸起来旗带飘荡,那车儿飞奔起来辚辚作响。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心里陡然涌起无尽的忧伤。

那大风呼啸而来左右回旋,那车儿飞奔起来轱辘响转。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我心里无尽悲伤好不凄然。

哪位妙手烹制鲜美的河鲤?我愿为他当助手洗净锅底。哪位朋友准备西归故乡去?为我捎回一切安好的讯息。

【注释】

桧(kuài)风:即桧地的乐调。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

匪(bǐ)风:那风。匪,通“彼”,那。

发:犹“发发”,风吹声。

偈(jié):疾驰貌。

周道:大道。

怛(dá):痛苦,悲伤。

飘:飘风,旋风。这里指风势疾速回旋的样子。

嘌(piāo):轻快貌。

吊:悲伤。

亨(pēng):通“烹”,煮。

溉:旧说释洗。闻一多《风诗类钞》则以为溉通“摡”,“摡同乞,给予也”。釜:锅子。鬵(xín):大锅。

怀:遗,带给。好音:平安的消息。

此诗也是写客旅他乡久滞不归,以诗寄思乡之情。关于此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以为桧邦“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郑笺曰:“周道,周之政令也。”朱熹把此诗解为一首怀周的政治抒情诗。现代学者多解为游子或役夫的思乡诗。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乡殷切,羁旅愁苦,反以“好音”以慰亲友,情感至为深厚。有人认为最后一章“谁能享鱼?溉之釜鬵”二句,是用来概括使国家政治恢复到先祖时代的政治方法的,可联系老子所言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来理解。

2. 《楚辞》

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与《诗经》中朴素的怀恋亲人与体现浓郁的乡土生活的思乡诗相比,屈原的思乡主要是叙述现实生活中纵使自己被楚怀王疏远,而终究不忍离开故土和在理想中上下求索的情怀。

刘觎认为:

“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离骚》中作者纵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对灵氛的“贺所独无芳草兮,迩何怀乎故宇?”的劝告,而最终“忽临睨夫故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作者最终以自己的行动和意志对灵氛的劝告做了彻底的否定,而这都是由于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

屈原

尤其是《九章•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译文】

老天爷的指令变化无常啊,为什么老百姓震荡遭殃?

百姓妻离子散不能相顾啊,正当仲春二月逃往东方。

离开了故乡而去向远方啊,沿着长江夏水四处流亡。

走出郢都城门我悲伤怀恋啊,甲日的早晨我就起航。

从郢都出发离开了故里啊,远道茫茫尽头在哪方?

一齐举桨我乘船徘徊啊,伤心的是不能再见君王。

望着参天梓树只有叹息啊,泪珠纷纷像雪霰一样。

过了夏首我向西漂浮啊,回望郢都已不见了门墙。

心中牵挂不舍悲伤怀恋啊,前路茫茫不知落脚何方。

顺风过浪我沿江而行啊,于是漂泊彷徨客游他乡。

我乘着波涛浮泛漂流啊,似鸟儿急速飞翔能栖息哪方?

心里郁结却不能开解啊,心中思绪百转不能舒畅。

我继续荡舟向下漂游啊,逆上洞庭又顺飘到长江。

离开世世代代的故乡啊,如今飘飘荡荡来到东方。

我的灵魂梦想归去啊,没有一时一刻忘记故乡。

背朝夏浦向西思念郢都啊,故都渐远我心悲伤。

登上水边高地纵目远望啊,姑且舒解我忧心愁肠。

这里地广民安却让我哀伤啊,两岸古遗风也使我悲怆。

面对陵阳将往哪里啊,江水茫茫又要南渡到何方?

怎不知大厦已成废墟啊,两个东门为何遭芜旷。

心中不悦已经很久啊,忧伤与愁苦紧紧相接。

郢都的归路那么遥远啊,长江和夏水也不能渡涉。

突然被逐是因为不被信任啊,未回郢都今历九载。

愁惨郁结心情不能舒畅啊,困苦失意心中惨伤。

外表奉承一副媚态啊,实则脆弱并且操守不定。

忠心耿耿地只望得到进用啊,可嫉妒纷纷来加阻挡。

那尧舜的行为多么高尚啊,高远难及可近云霄。

那些谗人心怀嫉妒啊,竟给尧舜蒙上不慈的罪名。

楚王憎恨那含蓄的美德啊,却喜欢那些人眩惑的激昂。

小人们奔走钻营却日渐进选啊,贤人见弃愈疏愈远。

尾声:放开我的眼光四下观望啊,祈望什么时候回去一趟。

鸟儿飞再远也要飞返故乡啊,狐狸死时头会向出生山冈。

我真的不是有罪才被流放啊,日日夜夜我哪能忘记故乡!

屈原

当秦破鄂都,屈原仍念念不忘故都“发郢都而去闾兮,帽荒忽其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意思是:从郢都出发离开了故里啊,远道茫茫尽头在哪方?一齐举桨我乘船徘徊啊,伤心的是不能再见君王。最后“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用禽兽都不忘所生地方来比喻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屈原

相对《诗经》中体现群体的思乡诗而言,《楚辞》中更多是抒己之情,且其思乡诗带有政治倾向和诉求的升华,可见在思想深度上已有明显提升。

(二)两汉时期

汉代文人诗歌总体就数量不多,那么涉及思乡题材大约20首。据统计,汉乐府和汉代文人诗中有关思乡题材的诗歌有:《艳歌行》《步出城东门》《巫山高》《悲歌》《钟子歌南音》《怨词》《古歌》《烁烁三列星》《悲秋歌》《新树兰蕙葩》《别诗四首·其二》《别诗四首•其四》《东光》《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庭中有奇树》《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去者日以疏》等。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大量的学子背井离乡去求取功名,而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因此,汉代乡愁诗的内容多写游宦求学中或是立功扬名或是感觉前途渺茫的乡思。如王粲的《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种思念家乡的无限乡愁真切感人。

又如《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译文]

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

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

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毁而成为柴薪。

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

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啊,但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注释]

去者:与下句“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疏:疏远。

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意。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迫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

但:仅,只。

犁:一种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这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

摧:折断。这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斫断,当做柴烧。

白杨: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

还:通“环”,环绕的意思。故里闾:犹言故居。里,古代五家为邻居,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作“里”。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

因:由也。

在凄凉苍茫、萧瑟愁苦的意境中,沉痛愁结的游子唯一的希望只是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四首。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第十三首《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是出于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在古今代谢这一个莽莽苍苍和流动不居的世界中,诗人的遭际是渺小的,然而诗人的心理时空却又非常辽阔。他把长期的游子生涯放在一“去”一“来”的时间顺流中,把异乡的“郭门”和故乡的“里闾”放在两个空间的对流中;而更重要的,则是宇宙的代谢引起他主观和悟解,而诗人的焦灼又加深了景物的愁惨气氛中,耸立着一位耽于沉思的、净化了和升华了的悲剧性格的佚名诗人。就这一点说,又可以看做心灵与现实的交流。顺流,对流,交注,一切都表明这首古诗作者,他有着炯炯双眸。他不止是“直视”丘坟,他面向的是茫茫宇宙中的奥区。他怀着愤激和焦灼的心情,进行观照和思索。

汉末乡愁诗与前面的乡愁诗相比,血缘之情淡化了,男女恋情上升为主要的抒发对象。”在社会中沾染了一身风尘的游子,更易思念起温馨而又宁静的家想起家中贤惠的妻子。《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等。《巫山高》以巫山之高大险阻,淮水之深难渡,来感叹回家路途之遥远艰难,作者虽然心念亲人与故里,但无奈只能是不禁泪水沾衣裳。

此外,汉末动荡的时局、短暂多艰的生命迫使游子们不得不面对真实的人生。“游宦的士子人生追求的层次开始由高向低跌落,或从努力实现人生不朽到满足于耳目口腹之欲,或恪守着孤寂的精神领空并在感性的生命中寄寓着自己的情思,流露出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感伤情怀。”《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斗酒相娱乐....游戏宛与洛”。

古诗十九首》之一的《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意思是:人生像羁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他们试图以感官的享乐来抵消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但愈是欲盖弥彰愈渗透着游子们一种浓浓的痛苦,再多的及时行乐也无法解除乡愁。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战争频繁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动乱与黑暗的年代。时局动乱,文人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四处奔波,社会的不公、人生的受阻以及个性被压抑,更让人们充满对故土的依恋。与汉末在表达因战乱流离而引发的思乡之情相比较,魏晋南北朝思乡诗体现出个人情感表达与时代结合的特色,更多了几分悲凉凄苦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二是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对命运的担忧。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故土的依恋反映更多的是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们的居无定所之感,大多都具一种悲凉凄苦的色彩。如曹操却东西门行》中的“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狐死必首丘,故乡安可忘”。而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中的“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尽写归乡而不得时,心中悲苦之极。张华情诗五首》则述写游子在野外观览而引起情思“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曹操

此外,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人们对个体生命及其情感日益关注,诗人的思乡诗表现出一种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对生命的担忧。如阴铿《和侯司空登楼望乡》:“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面对着柳树,便想到自己滞留他乡,怀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谢眺《临高台》“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冀.....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把孤鸟倦游而思归的悲慨郁结之气表达的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思乡诗的创作在数量上超过了先秦时代,诗歌的语言也从以四言为主向五言为主转变,诗句承载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游子文化所产生的思乡诗更是让人动情,其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的发展演变也在——诉说中国古代思乡的情感内涵和其所独有的文化精神。

(四)唐代

古老的思乡体裁与中国唐代特有的社会历史环境相结合,也就蕴育了独具一格的唐代思乡诗。唐代思乡诗与同时期的抒情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等构成了唐代诗歌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并由此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顶峰。思乡诗也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妇女(有点婴儿肥)

一般来说,唐代思乡诗的写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造就意境之美。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例,着重阐述诗歌的意境之美: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上的春天。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主要描写作者在一个冬末春初的夜晚,独自行舟漫游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诗气势恢宏,感情细腻,意境丰富。诗中的“青山绿水,孤帆海日”等意象组合完美,恰到好处,诗中有画,意境优美恬静是其一也。另外颔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气势不凡,意境高朗壮阔,历来被后世所称颂。颈联表面是说写时间及节气的更替,细细斟酌颇受有一番滋味,是否也在暗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是否也包含着作者对新事物对战胜旧事物后的喜悦,充满着哲理和满满的正能量,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托物寄思,比喻巧妙,意象之美。在唐代思乡诗中,有些作者不是直接诉说自已的思乡之苦,而是通过描写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是大自然的景观,通过比拟或其它手段婉转地抒发作者的感情。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

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虚指,指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在暮春之际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恨别”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感时”写出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心。作者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心,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杜甫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杜甫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年—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再如韦庄的《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乡愁,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译文]

每年春天都伤怀自己独在异乡,杜曲的黄莺最是了解我的心境。

看到江岸上渐渐西沉的残阳,肝肠寸断好似烟柳一丝丝。

[注释]

题名:乡,《绝句》作“归”。

岸上:席本作“上岸”。

把淡淡的乡愁比喻成丝丝烟柳,可谓是神来之笔,把无形事物写得如此传神,实属难得。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316首。

韦庄

也有描写生活中的小事小细节,把思乡的情绪写得跌宕起伏,如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注释]

家:一作“归”。

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复恐:又恐怕。

行人:指送信的人。

临发:将出发。

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复恐”“匆匆”“又开封”这一系列动作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当时写家书和寄家书时的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生动传神,别有一番滋味。《秋思》是一首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诗人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以下三句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此诗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虽寥寥数语,但细细吟咏起来却有无穷意味。

再次,不事雕琢,言简情深,语言之美。在唐代思乡诗中,大部分作者写诗,不论是有白描,或平铺直叙,或直抒胸臆,大多写得清新淡雅,不事雕琢。正是用了最简单的方式,才能把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思乡之情写得恰到好处,描绘得淋漓尽致。如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注释]

来日:来的时候。

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王维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这篇诗作者用询问的口吻,向朋友们打听故乡梅花的状况,表面上说明作者对梅花的关注,实际上作者借梅花这一物象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全文只有短短的二十字,但语气急促,层层深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的思乡之苦,思乡之切。

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思乡诗,在其内容上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内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叙述或直抒胸臆,或平铺直叙,或白描。抒情或直接抒情,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用字精炼,不事浮华,不事雕琢,可谓是篇篇经典,字字珠玑。真正体现了“境近意远,词浅情深”的艺术特点。

(五)宋代

到了宋代,诗人们创作了大量的思乡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故土情怀和羁旅之苦。许多诗人用他们的笔触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宋代的思乡诗常常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为特点。诗人通过对家乡景物、人物、风俗的回忆,唤起了读者对故乡的共鸣。王安石、李清照、苏轼、李觏、柳永、范仲淹、程颢等都留下了不少传世的思乡名作。王安石思乡的作品有《泊船瓜洲》《愁台》《春日》《到家》《示长安君》《葛溪驿》等数十首,其中有些成为了后人广为传诵的千古佳句,有些则默默无闻。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千古名作《泊船瓜洲》,创作于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上京任职的途中经过瓜洲于是创作了这首作品。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诗歌文本短小,但是诗中有景有情,可谓是情景交融,诗人的感情也表达到了极致。在这首诗中,王安石借助对江南春景的描写,传达了他对家乡的热切思念和归乡的期盼。

宋代思乡诗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对故乡的怀念,还常常包含着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人生的思考。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此外,如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中的“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都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写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这些思乡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宋代社会背景和人们情感的真实写照。当时,由于战乱、迁徙和官场的沉浮,许多人离开家乡,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既抚慰了自己的思乡之苦,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眷恋。

宋代的思乡诗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们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故乡的美好与温暖。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乡诗是宋代文学的瑰宝,它们让我们领略到了宋代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故乡的深厚情谊。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思乡之情永远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通过阅读宋代的思乡诗,我们可以更加珍视自己的家乡,感受那份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六)元代

在元代的文学宝库中,思乡诗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游子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这些诗作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文化的传承,展现了元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的珍视。元代的思乡诗常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出故乡的山水田园。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通过对秋日黄昏景色的细腻描写,勾起了读者对故乡的无限遐想。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将思乡之情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同时,元代的思乡诗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生活的回忆。白朴的《寄生草•饮》中“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道尽了游子在异乡借酒消愁的无奈和对家人的牵挂。这些诗句让人们感受到了远方亲人的温暖,也让故乡的记忆在心中愈发清晰。

元代思乡诗不仅在情感表达上给人以共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元代人民的离乡背井、漂泊他乡的艰辛。比如,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译文]

凛冽的西风,像是要把家里人写的信吹过来一样,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大雁在满是长满红叶的秋林上空长鸣而过,远离家乡的游子,醉卧在秋菊盛开的园中,思乡的梦里隐约听到秋雨轻打着芭蕉,声声不断。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

未:什么时候。

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花地:菊花满地。

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这首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写出作者是十分心急的,急得发愁,也许正遇上某些事,回乡无望,因而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似乎只能借着秋夜的清凉,做个好梦,梦回家乡探望亲人。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全词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新语俊,字响调圆,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张可久

此外,元代的思乡诗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们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又融入了元代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元代诗人善于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直白、真挚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使思乡之情更加真切动人。思乡诗作为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它们让我们了解到元代人民的精神世界,感受到那份对故乡的深沉情感。同时,这些诗作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家乡的美好,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

元朝的思乡诗代表作有王冕《墨萱图•其一》、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可久《清江引•秋怀》《折桂令•九日》、虞集《听雨》《院中独坐》《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黄庚《临平泊舟》、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等。

(七)明代

在明代,由于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迁徙,思乡诗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明代有一些思乡的诗词留世,但是佳作并不多。如王恭的《春雁》:“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在末两句,诗人坦率的表达出了情意绵绵的思乡之情。1406年,即明成祖永乐四年,王恭被荐举为翰林待诏,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被授为翰林典籍。可是诗人厌倦仕途,于是辞官返回家乡,这首诗便写在回归家乡的途中。

明代的思乡诗常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家乡山水、田园、草木等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比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句,借景抒情,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此外,思乡诗也经常提到故乡的风俗、人情、物产等,这些具体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份乡愁。

在明代,许多诗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家乡,有的是为了求学,有的是为了谋生,还有的是因为战乱。他们在异乡漂泊的生活中,经历了种种艰辛和挫折,对家乡的思念也就愈发强烈。比如,陈子龙的《秋日杂感》中“望断天涯路,乡心日夜催”等句,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明代的思乡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这些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时代的写照。思乡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信息。通过阅读和欣赏明代的思乡诗,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风貌。同时,这些诗歌也能够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七)清代

在清代的文学宝库中,思乡诗是一道独特而动人的风景。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也展现了清代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心灵世界。清代的思乡诗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故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比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中写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中的山水、风雪,都成为了诗人思乡之情的寄托。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也使他们对诗人的故乡产生了无尽的遐想。纳兰性德的《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也是有名的思乡词。郑燮的《满江红•思家》也是思乡名作。

除了自然景观,诗人还通过对故乡人物、事物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比如,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句:“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这里的“旧游人”可能是诗人的老友,或是故乡的某个人,他们的身影在诗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种对故人的思念,使故乡的形象更加具体而生动。

此外,清代的思乡诗也常常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变迁和离别的感慨。在社会动荡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许多人离开故乡,漂泊他乡。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比如,黄景仁的《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母亲分别时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清代的思乡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感情。通过阅读这些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人们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清代的思乡诗是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深情的笔触、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这些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第二节 思乡诗的意象

意象即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思乡诗中的意象种类很多,往往与思念、乡愁、故乡、漂泊、悲凉哀伤等有关,常见的有:

一、舟船

一般诗中写作“孤舟”,古人常说“舟马劳顿”可见水陆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方式,因此游子离家或是归家一般都是坐船,可想而知当身处他乡的游子看到回乡的船而自己却不能成行的时候思乡之情自然上涌。另外,船给人以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怎能不牵动游子的情思。如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中的“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宋代方泽《武昌阻风》中的“江山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唐代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中的“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等。

二、捣衣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如:“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同时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也成为一种境界,游子客居他乡听着无处不有的捣衣声自然也会想起家中的亲人。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三、莼羹鲈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马星野《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上世纪八十年代,温州乐清人南怀谨先生馈赠"五味和"鱼生给居住在台湾的温州平阳人、一代名师、新闻巨子马星野。马先生爱不释手,心潮澎湃,连夜赋七律《呈南怀瑾先生谢赠乡味》以酬答谢。

四、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五、陇上

陇上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也指小山坡。如“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翁绶《横吹曲辞•陇头吟 》)

六、桑梓

桑梓代指故乡,“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蔡琰《胡笳十八拍》)

七、月亮

月亮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代表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美丽,在思乡诗中常代表思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由于月亮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不如人意。而对于游子来说,不管是月缺还是月圆都是诉不尽的愁思与乡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诗人会在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词,如:残月、冷月、素月、江楼月、云中月、水边月等等。

含有月亮的古诗名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旧感》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贾岛《宿山寺》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刘子翚《绝句送巨山》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张祜《题金陵渡》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李白《独漉篇》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岑参《碛中作》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咏夏景》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折桂令•春情》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张鸣善《普天乐•咏世》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李冶《明月夜留别》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月移花影约重来。——李清照《浣溪沙•闺情》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李白《古朗月行》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王安石《葛溪驿》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姜夔《暗香•旧时月色》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何大圭《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吴文英《唐多令•惜别》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月暂晦,星常明。——范成大《车遥遥篇》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杜甫《宿赞公房》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李白《鹦鹉洲》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李白《夜下征虏亭》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寒山《众星罗列夜明深》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范成大《车遥遥篇》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秦观《南歌子•玉漏迢迢尽》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佚名《孟冬寒气至》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一轮飞镜谁磨?——张养浩《折桂令•中秋》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李贺《南园十三首》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刘克庄《清平乐•纤云扫迹》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李白《古朗月行》
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边贡《重赠吴国宾》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温庭筠《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刘基《眼儿媚•秋思》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日往菲薇,月来扶疏。——左思《三都赋》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苏轼《菩萨蛮·七夕》休使圆蟾照客眠。——蔡伸《苍梧谣·天》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古朗月行》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一轮明月林梢挂。——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李华《吊古战场文》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夐《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佚名《鸡鸣歌》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曹雪芹《残菊》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温庭筠《更漏子•星斗稀》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于良史《春山夜月》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王守仁《元夕二首》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李冶《相思怨》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谢薖《鹊桥仙·月胧星淡》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王国维《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上官仪《从驾闾山咏马》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王昌龄《太湖秋夕》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王维《桃源行》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韦庄《清平乐·野花芳草》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贯云石《寿阳曲·新秋至》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凄凉南浦,断桥斜月。——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潘安《悼亡诗三首》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潘安《悼亡诗三首》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八、夕阳

我国是农耕社会,自古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节奏,因此落日对于古人来说便有了催归的含义,因此夕阳西下夕阳落下最容易触动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日、残阳、晚照、黄昏、暮色其实都是它的别称或是由其衍生的。

九、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中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又写作孤鸿、哀鸿、孤雁、飞鸿等。

含有大雁的古诗名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 后飞雁》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云随雁字长。——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佚名《鸿雁》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佚名《鸿雁》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钱起《送征雁》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柳永《倾杯•鹜落霜洲》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张耒《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断鸿声远长天暮。——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张炎《解连环•孤雁》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贺双卿《惜黄花慢•孤雁》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佚名《鸿雁》

十、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蜀鸟、布谷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在传说和蜀人怀念心情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思乡的代称。又因为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又名“催归鸟”非常容易触动漂泊天涯的游子的乡思,如:“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无名氏《杂诗》)

十一、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所以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含有燕子的古诗词名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翁宏《春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乔吉《天净沙•即事》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翠叶藏莺,朱帘隔燕。——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杜甫《燕子来舟中作》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史达祖《双双燕•咏燕》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刘季孙《题屏》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衔泥燕,飞到画堂前。——牛峤《忆江南•衔泥燕》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项鸿祚《太常引•客中闻歌》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卢照邻《长安古意》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李白《双燕离》小阁重帘有燕过。——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苏轼《少年游•润州作》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李邴《汉宫春•梅》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闲看燕子教雏飞。——纳兰性德《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赵善庆《山坡羊•燕子》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欧阳修《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张九龄《咏燕 / 归燕诗》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燕子双飞来又去。——苏轼《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宋祁《锦缠道•燕子呢喃》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范成大《双燕》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李好古《谒金门•花过雨》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十二、青山

青山常作为故乡的象征,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十三、柳

“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留恋、伤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极度忧愁。

十四、越鸟(绿孔雀)、胡马

越鸟(绿孔雀)和胡马是情感比较强烈并持续出现的乡愁主题意象,最早出现于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的开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又如:“越鸟恋乎南枝,胡马怀乎朔风。”(夏侯湛《夜听笳赋》)

越鸟(绿孔雀)

胡马

十五、鹧鸪

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因此极容易勾起人们的满腔愁绪和不愿远行的想法,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十六、浮云

浮云象征漂泊在外的游子,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其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十七、猿啼

猿啼,本意为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引用,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如“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十八、蝉鸣

蝉鸣象征着无奈、心情的失落、萧索与萧飒的环境。“风蝉旦夕鸣,半夜送秋声。故乡客归尽,水边身独行。”(赵嘏《风蝉》)

十九、阳关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如“阳关常恨不堪闻”(陆游《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

二十、西楼

西楼,象征伤心地,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苏轼《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等。

二十一、节日

特殊的节日,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十二、关山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如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中的“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高适《塞上听吹笛中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

二十三、特殊的声音

芦管声、乌鸦声、笛声、杜鹃声、角声等,容易勾起赏思乡之情。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张集《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芦管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也称为竹笛,属于木管乐器的一种。它通常由一段中空的竹子制成,具有一系列的音孔,可以通过吹气和按住不同的音孔来产生音调。芦管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都有使用,如中国的箫、日本的尺八、越南的笛子等。

第三节 思乡诗的内容和情感

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厌倦战争,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渴望过平静安宁的生活。其表达的四种情感类型有: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羁旅愁思、边塞思乡。

一、思亲念友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归信吟》、岑参的《逢入京使》、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以孟郊的《归信吟》为例: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羁旅诗。《归信吟》秉承诗人一贯的表现苦吟的诗风。前两句写远游在外的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

又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

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平明即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即是我们古时讲的五更。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以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这气氛是暗淡的,但也是开阔的。第二句诗人望着辛渐北去的归舟,顿生孤寂之感。第三四句诗人托辛渐向洛阳亲友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达了他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全诗天然浑成,毫无斧凿之痕,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王昌龄 (698年—756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二、羁旅愁思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年—860年)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茅店:乡村小客舍,同“茅舍”。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温庭筠(约812年或说801年、824年)年—约866年或说870年、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70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

又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本人掠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天宝十四年(755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即景有感,便使写下了这首小诗。

这是一首七绝。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张继(约715年—约779年)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753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

三、边塞思乡

如唐代柳中庸的《征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译文]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注释]

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

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指暮春。青冢(zhǒng):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首两句写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马,征战不休。自然地透出单调困苦、不尽无穷的怨情。后两句写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写征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苦无处不在。

柳中庸 (?—约775年)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柳中庸

又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此诗虽然写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

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注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chán)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征夫:出征的将士。

上阕写景,景中蕴情。下阕主要是抒情。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心中无比苦闷。这首词咏叹的是戍边将士的内心郁闷之情,不过,郁闷的原因不单是不能回家,还包括未能为国立功。因此,情绪并不消沉,其风格是沉郁悲壮的。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64。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

四、闺中怀人

有些思乡诗是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的《乐府》等。

第四节 思乡诗的表现手法

思乡诗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抒情方式:

(1)触景生情:如王禹偁的《村行》中“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羁旅思乡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怀想,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憧憬。

(2)感时生情:诗人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等特殊日子里有感而发,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常用月、雁、笛、柳等)。

(4)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如方干的《思江南》中“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羁旅思乡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泄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

(5)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有些思乡诗以景结情,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

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这首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漫游期间,具体时间约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2年)。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王勃(649年或650年—676年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王勃

第五节 思乡诗的鉴赏技巧

在鉴赏思乡诗歌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要抓住关键意象,构建意境,确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秋风、秋霜、衰草容易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漂移不定,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暝色、日暮时分,妇人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先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为例,诗中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园、故人之思自然蕴含其中。后两句转为写“秋思”,这个“秋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故园、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

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正“举头望明月”,在这团圆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样,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结尾一句很有讲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但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句式。这种既非自问,也非问人,更非反问,充满伤感的话语,把读者带进了月明人远,思悠怨长的境界中去,显得意韵深邃,回味无穷。尤其是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掷地有声,不同凡响。

又如白居易《望月有感》中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罗邺《雁二首》中的“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唐代顾况《听角思归》中的“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卢纶《晚次鄂州》中的“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是用“月”抒发乡思的名句。

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乡思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我们先以杜牧的《早雁》为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译文]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注释]

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虏弦开:指回鹘南侵。

云外:一作“云际”。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莫厌:一作“好是”。

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嘱,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

此诗通篇为咏物思乡体,前四句写大雁惊飞,影过皇城,鸣声回荡在长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宫中统治者的关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觅食。此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而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闻雁》中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刘禹锡《秋风引》中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望月有感》中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益《春夜闻笛》中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等,都是以“雁”表达乡思的典范之作。

我们以陈均的《九江闻雁》为例: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译文]

九江上烟波渺茫,飞向家乡的梦,也一样辽远悠长;我思念的故乡,在江南天涯海角的地方。

书信稀少,兄弟相隔,猛然传来一声大雁的鸣叫,九江的秋天,又来到我的身旁。

[注释]

九江: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内。

渺渺:幽远貌;悠远貌。

海尽头:指遥远的地方。

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

陈均,字平甫,号纯斋、云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为太学生。为参知政事郑性之推重,资助其著述。博览群书,删繁撮要,以纲目休著《皇朝编年举要备要》、《中兴编年举要备要》,起宋太祖,迄孝宗。现仅存太祖至钦宗九朝,名《宋九朝编年备要》(亦名《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根据意象,要分析诗人要造的意境。思乡羁旅诗要表达的意境有: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怨》。

要进一步分析了解思乡怀人诗词的表达技巧。首先要分析思乡诗用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要了解诗人的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衬托”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总之,思乡怀人诗词多缠绵凄切悲凉,充满感伤思乡忧愁情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衬托渲染、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方法塑造意象和意境。在了解诗人使用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就能正确了解诗人要表达的羁旅思乡情感和思想主旨。

第六节 代表作赏析

《悲歌》

佚名〔两汉〕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

可以:这里是“聊以”的意思。

当(dāng):代也。

郁郁累累(lěi lěi):重重积累之貌,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

累累,失意的样子。

思:悲也。

“肠中”句: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南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人日思归》

薛道衡〔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赏析】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并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叙述中有对比,含蓄宛转地表达了作者急切的思归之情,而且作者将“归”与“思”分别放在两个相对照的句子中,与题目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望驿台》

白居易〔唐〕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

靖安宅里,韦丛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注释]

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扑地:遍地。

春光:一作“春风”。

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赏析】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穗的诗。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穰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镇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镇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爰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这诗句里,表现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唐〕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远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注释]

松下茅亭:放眼亭外。

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

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

云树:高大的树木

苍苍:深青色,幽暗。

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此诗的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寻咏。

戴叔伦(732年—789年),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赏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行舟》

李益〔唐〕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一般写思乡情深之作,不免有哀婉之辞,但这首诗却以悠闲之笔写出一段淡淡的乡愁,读来别有一番情韵。读罢全诗,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位独卧舟头,百无聊赖的诗人形象,在扬子江的烂漫春光中,他显得多么孤寂啊!我们不难从中品出一丝落寞惆怅的苦味。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绝句》

杜甫〔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唐〕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赏析】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闻雁》

韦应物〔唐〕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由远飞的大雁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

《竹枝九首•其一》

刘禹锡 〔唐〕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赏析】本诗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39岁至43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月》

薛涛〔唐〕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译文]

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注释]

魄:月始生或将灭时之微光

扇:传班婕妤《怨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赏析】诗人重视的则是不同之处亲人们的多人共赏,体现了她对家中所有亲人的切切思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漫成一绝》

杜甫〔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关山月》

李白〔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千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关山月》 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 “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旅宿》

杜牧〔唐〕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赏析】这是羁旅怀乡之作。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故人寄茶》

李德裕〔唐〕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馀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译文]

友人从剑阁以南地区寄来的茶叫“九华英”,是随着书信一起抵达玉京的。

打开的时候月牙初上,碾茶声听起来似乱泉在耳边跃动。

不忍独享,夜半时分邀请僧友一起品赏,亲自烹茶,对月吟诗。

茶汤青碧,末沉华浮,香气飘溢。看着碧绿的茶叶慢慢地沉到碗底,泛起一阵乳花和清香。

喝到口中便觉精神焕发,饮后诗思就如泉涌发,几天都收不住。

剩余的茶饼要更加珍惜,只有肘书的时候才舍得取用。

[注释]

剑外: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

缄题:这里指书信。

数朝:几天。

馀:剩下的。

【赏析】作者将茶碾碎烹煎,已至半夜还邀请僧人前来品饮,足见其爱茶之深。“微月”点明开茶的时间,渲染了清幽的气氛;“泉声”以动衬静,突出了碾茶时环境的清静;“竹”写出了饮茶之处的雅致。三个意象展现了烹茶饮茶的美好环境,从侧面烘托出饮茶的清雅脱俗之趣。作者不愿耗用余茶,要留下在读书时饮用,表现了对茶和友情的珍视。

《调笑令•边草》

戴叔伦〔唐〕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赏析】盛唐、中唐时代,北部、西北部边疆与异族的战争接连不断,边塞生活、边兵情怀就成为诗词中的常见题材。这首边塞词就抒写了久戍边陲的士兵冬夜对月思乡望归的心情。

《阴雨》

白居易〔唐〕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赏析】这是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唐〕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赏析】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写情切挚,寄慨深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五代〕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五代〕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赏析】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儿因不见团聚而双眉紧蹙,郁闷不欢的愁苦之态。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正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极其自然地运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吴歌“子夜体”,以下句释上句,托物抒情,论词家评曰:“妍词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遗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村行》

王禹偁〔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乡思》

李觏〔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赏析】诗的首两句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春夜》

王安石〔宋〕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赏析】这是春夜怀人之作。古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这首诗的好处是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其实不看作者的写诗背景,单独看诗,是看不出这是怀念亲人的。但从诗词中可以感觉出,作者因为心里惦念着某事或某人,显得睡卧不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京师得家书》

袁凯〔明〕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思乡诗。江水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长,每行没有其它的话语,只是告诉我要早日回到家乡去。这首诗紧扣家书展开叙述,信中只劝早早还乡,与诗人以病免归的情事完全吻合。唐人五绝往往自然真切,不假雕饰。这首诗围绕家书一事,纯用白描,情真意切,恰到好处,颇有唐人之风,在明代怀乡诗中实属难得。

《春雁》

王恭〔明〕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赏析】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清〕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赏析】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扈从圣驾东巡时所作,时年28岁。即使扈从圣驾风光无限,但离家万里,思归折磨着诗人,因而作者写下这首诗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

第七节 结语和展望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典羁旅思乡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深情的光芒。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和故友的牵挂,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古典羁旅思乡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不仅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还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季节变化、旅途经历等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远方的向往。这些诗作往往具有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和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古典羁旅思乡诗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家乡的概念也有了新的理解。因此,古典羁旅思乡诗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我们可以继续传承和弘扬古典羁旅思乡诗的优秀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教育、文化活动等途径,培养人们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羁旅思乡作品的出现。现代诗人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现实,以新颖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创作出反映当代人思乡情感的诗歌。这样的作品既能传承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又能与现代读者产生紧密的联系。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古典羁旅思乡诗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技术可以让更多的人便捷地接触和分享诗歌,促进古典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在结语中,我们希望古典羁旅思乡诗能够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它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古典羁旅思乡诗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温暖人们的心灵,唤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毕宝魁.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

[2] 曾晓鹰.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第2版)[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 戴建业.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4] 贺严,解文超. 诗词格律与写作[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5] 黄小京. 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 解村.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7] 乐云,黄鸣.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 武汉:崇文书局,2015.

[8] 林家骊. 楚辞[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9] 林克胜. 诗律详解[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 刘敬余. 唐诗宋词鉴赏[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7.

[11] 龙榆生. 唐宋词格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2] 吕君忾. 格律诗词常识、欣赏和吟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3] 梅振才. 诗词格律读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14] 莫砺锋. 唐诗与宋词[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5] 田松青,胡真. 诗典新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6] 王步高. 诗词格律与写作[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

[17] 王昶. 诗词曲名句赏析[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8]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北京:中华书局,2017.

[19] 王力. 诗词格律[M]. 北京:中华书局,2018. 

[20] 吴丈蜀. 诗词曲格律讲话[M]. 北京:中华书局,2017.

[21] 姚国军. 古典诗词欣赏[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

[22] 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23] 张应中. 怎样写古诗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4] 张玉梅. 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25] 张长青.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6] 古诗文网-古诗文经典传承 (https://www.gushiwen.cn/).

【澳门最近十五期开奖记录】 【香港最快开奖中特网】
【新澳门资料大全免费新鼬077】 【香港码开奖结果2024开奖记录】
【澳门六开彩】 【494949开奖结果中奖号码管家】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新澳门开奖记录今天开奖结果】
【澳门一肖一码一必开一肖】 【2024澳门历史记录】
【老澳今晚开奖结果号码查询表】 【2024新奥历史开奖记录29期】 【2024今晚澳门开特马开49图】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亚瑟·霍尔顿

3秒前:君子:指将帅。

IP:32.59.3.*

Dennings

9秒前:这种对故人的思念,使故乡的形象更加具体而生动。

IP:75.43.6.*

Stahl

1秒前: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IP:56.73.9.*

当代热讯APP介绍

APP图标

2024澳门最新开奖结果查询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7.60.661

更新时间:2024-10-12 15:16

2024新澳门今晚开奖号码和香港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新澳2024年开奖结果查询APP,可以帮助你完成各种任务。包括最新24小时热点资讯,今日最新: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阴雨》、杜荀鹤的《江岸秋思》、王士祯的《江上》等。

今天什么生肖冲什么生肖啊APP介绍

APP图标

新奥彩开奖记录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5.39.374

更新时间:2024-10-12 13:18

无论是2024年新奥门免费资料快速浏览新闻还是深入了解某个话题,这款新闻APP都能为您提供全面、精准的信息服务。

2024今晚澳门开大众网APP介绍

APP图标

ww777766香港马会总纲诗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7.47.390

更新时间:2024-10-12 17:17

澳门豪江79456CC应用界面简洁易用,用户可以轻松浏览头条新闻、深度报道和特写文章。24小时内的热点资讯一目了然,让您随时掌握世界动态。此外,您还可以参与评论,与其他读者交流看法,形成一个互动活跃的社区。

2024新澳今晚开奖号码APP介绍

APP图标

2024澳门资料免费大全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4.81.928

更新时间:2024-10-12 23:24

2024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开奖记录个心这款新闻APP是您获取实时信息的理想伴侣。它汇聚了全球最新的新闻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科技、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通过个性化推荐功能,您可以根据兴趣定制新闻源,确保每条信息都与您相关。

澳门三期内必中特期期准APP介绍

APP图标

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码342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4.73.106

更新时间:2024-10-12 22:14

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2024年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应用,专为帮助您高效完成各种任务而设计。它不仅提供最新的24小时热点资讯,还为您带来今日的最新动态:[注释] 。无论是获取信息还是提升效率,这款APP都是您理想的助手。

新奥彩资料免费全公开APP介绍

APP图标

澳门6合和彩今晚开什么号码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9.93.141

更新时间:2024-10-12 16:15

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新澳门开奖结果今晚开什么应用,旨在帮助您高效完成各类任务。它提供最新的24小时热点资讯,让您随时了解发生的重大事件。今天的最新内容包括:薄污我私。,为您的生活和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款APP是您获取信息和完成任务的得力助手。

246天天天彩天好彩资料大全玄机APP介绍

APP图标

新奥2024正版资料大全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7.84.483

更新时间:2024-10-12 16:14

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新奥门资料免费资料大全应用,专为帮助您高效完成各种任务而设计。它汇集了最新的24小时热点资讯,让您时刻掌握世界动态。今日的最新内容包括: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为您的决策和日常生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无论您需要了解什么,这款APP都能成为您不可或缺的助手。

新澳门开奖现场开奖直播今天APP介绍

APP图标

2024年澳门资料论坛039期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9.87.199

更新时间:2024-10-12 22:21

今天的最新动态包括:六、桑梓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关键资讯,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个应用不仅是您的信息获取工具,更是一个提升生活质量的得力助手。

新奥彩今晚开什么号码了呢视频APP介绍

APP图标

2024澳门今天晚上开什么生肖啊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1.12.175

更新时间:2024-10-12 15:15

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494949最快开奖结果 香港 新闻应用,能够帮助你高效地完成多种任务。它包括最新的24小时热点资讯,以及今天的最新动态: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新奥彩今晚开什么生肖APP介绍

APP图标

澳门一肖一码精准100王中王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4.14.379

更新时间:2024-10-12 23:21

这款功能强大的澳门特马资料期期准你来了我就不好了应用旨在提升您的日常效率,帮助您轻松应对各种任务。应用界面友好直观,用户可以快速导航,获取所需信息。它不仅提供最新的24小时热点资讯,还定期更新各种主题的文章和评论,确保您始终走在信息的前沿。

澳门6开彩开奖结果APP介绍

APP图标

澳门跑狗图今日开奖开什么奖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1.36.149

更新时间:2024-10-12 15:17

这款新闻APP是您获取实时新闻的最佳选择。它整合了全球各大新闻来源,提供最新的头条、热点和专题报道,涵盖从政治到娱乐的各个领域。用户可以根据兴趣自定义新闻推送,确保获取最相关的信息。

新澳门管家婆免费开奖大全APP介绍

APP图标

澳新彩近39期开奖记录APP名:当代热讯

版本:V3.16.652

更新时间:2024-10-12 21:15

APP界面友好,支持快速浏览和离线阅读。您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特定主题的新闻。互动功能让您可以评论、分享文章,与朋友讨论热点话题。无论您是在通勤、休闲,还是工作间隙,这款APP都能让您轻松掌握最新动态。